Skip to content

🌬️ AI 配置

AI 配置使用指南

📖 什么是 AI 配置?

AI 配置是 Dinox 中用于设置 AI 模型和参数的核心功能,它可以帮助你自定义 AI 的行为,让 AI 更符合你的使用需求。

简单理解

  • 🤖 AI 模型:选择不同场景使用的 AI 模型

  • 🔧 模型提供商:添加和管理自己的 AI 服务提供商

  • 📝 提示词设置:自定义 AI 的提示词和参数

  • 🌡️ 温度参数:控制 AI 输出的创造性

举个例子

  • 设置”捷径模型”用于处理捷径命令

  • 设置”思流模型”用于日常聊天

  • 设置”洞见模型”用于总结分析

  • 每个场景使用最适合的模型,效果更好

AI 配置的优势

  • 场景优化:不同场景使用不同模型,效果更好

  • 灵活配置:可以添加自己的 AI 服务提供商

  • 参数调优:通过温度等参数,控制 AI 输出


🎯 AI 配置的使用场景

场景一:优化不同场景的 AI 表现

需求:不同场景需要不同的 AI 能力

配置方式

  • 捷径场景:使用响应稳定的模型

  • 聊天场景:使用对话能力强的模型

  • 分析场景:使用推理能力强的模型

场景二:使用自己的 AI 服务

需求:使用自己的 API Key 或私有部署的 AI 服务

配置方式

  • 添加模型提供商

  • 配置 API Host 和 API Key

  • 添加可用的模型

场景三:调整 AI 输出风格

需求:希望 AI 输出更保守或更创新

配置方式

  • 调整温度参数(0-2)

  • 设置标题提示词,控制标题生成风格


🚀 如何进入 AI 配置?

第一步:进入设置页面

  1. 打开应用

    • 在应用主界面,点击底部导航栏最右侧的”设置”图标(⚙️)

    • 进入设置主页面

  2. 找到”AI 配置”选项

    • 在设置页面中,向下滚动

    • 找到第二个设置卡片组(包含”语音配置”、“AI 配置”、“全局记忆”、“创意工坊”)

    • 在这个卡片组中找到”AI 配置”选项(带有 🌬️ 图标)

    • 点击”AI 配置”这一行

  3. 进入 AI 配置页面

    • 页面顶部显示标题”模型配置”

    • 页面分为多个设置分组:

      • 通用设置:场景模型设置

      • 模型提供商:管理 AI 服务提供商


⚙️ 通用模型设置

进入通用设置

操作步骤

  1. 在 AI 配置页面

    • 找到”通用设置”选项

    • 点击后会进入”通用模型设置”页面

  2. 查看场景模型

    • 页面显示多个场景模型设置项

    • 每个场景都有说明文字

捷径模型

用途:用于驱动捷径命令的生成与执行

操作步骤

  1. 找到”捷径模型”选项

    • 在”场景模型设置”分组中,找到”捷径模型”选项

    • 显示当前选择的模型(如”Dinox Pro”)

  2. 点击”捷径模型”

    • 点击这一行,会从底部弹出模型选择列表
  3. 选择模型

    • 在列表中,可以看到所有可用的模型

    • 每个模型显示:

      • 模型名称:如”Dinox Pro”、“Dinox Flash”

      • 提供商/模型 ID:技术标识

    • 点击要选择的模型

    • 选中的模型会高亮显示

  4. 确认选择

    • 选择后,弹窗会自动关闭

    • 页面会显示新选择的模型

    • 注意:需要点击右上角的”保存”按钮才能保存设置

推荐:选择响应稳定的模型,保障流程可靠

思流模型

用途:用于日常聊天与智能问答

操作步骤:同”捷径模型”的操作步骤

推荐:选择对话能力强的模型,作为默认对话模型

多维表模型

用途:用于处理表格与关联数据任务

操作步骤:同”捷径模型”的操作步骤

推荐:适合需要结构化整理与推演的场景

洞见模型

用途:用于总结与分析,帮助快速提炼重点

操作步骤:同”捷径模型”的操作步骤

推荐:选择推理能力强的模型,聚焦总结与分析

恢复默认模型

操作步骤

  1. 找到”恢复默认”按钮

    • 在”场景模型设置”分组标题右侧,有一个”恢复默认”按钮
  2. 点击按钮

    • 点击后,所有场景模型会恢复为默认设置

    • 会显示提示:“已恢复默认模型”


📝 提示词设置

标题提示词

用途:自定义 AI 生成标题的规则和风格

操作步骤

  1. 找到”标题提示词”输入框

    • 在”提示词设置”分组中,找到”标题提示词”输入框

    • 输入框上方有标题”标题提示词”

  2. 输入提示词

    • 点击输入框,输入你想要的标题生成规则

    • 示例

      • “请用 10-16 个字高度概括内容”

      • “生成简洁、准确的标题,突出核心主题”

      • “标题要专业、易读,适合技术文档”

  3. 保存设置

    • 需要点击右上角的”保存”按钮才能保存设置

提示词的作用

  • 控制标题长度

  • 控制标题风格

  • 控制标题内容重点

采样温度

用途:控制 AI 输出的创造性(0-2)

操作步骤

  1. 找到”采样温度”输入框

    • 在”提示词设置”分组中,找到”采样温度”输入框

    • 输入框上方有标题”采样温度(0 - 2)”

  2. 输入温度值

    • 点击输入框,输入温度值(0-2)

    • 温度值说明

      • 0:最保守,输出最确定

      • 0.5:平衡(默认值)

      • 1-2:更创新,输出更多样

  3. 保存设置

    • 需要点击右上角的”保存”按钮才能保存设置

温度值建议

  • 捷径场景:0.3-0.5(需要稳定输出)

  • 聊天场景:0.5-0.8(需要自然对话)

  • 创作场景:0.8-1.5(需要创新内容)


🔧 模型提供商管理

查看提供商列表

操作步骤

  1. 在 AI 配置页面

    • 找到”模型提供商”分组

    • 右上角有一个”+“按钮(加号图标)

    • 下方显示所有已添加的提供商列表

  2. 查看提供商信息

    • 每个提供商卡片显示:

      • 名称:提供商的名称

      • API 规范:如”OpenAI”、“Anthropic”

      • 模型列表:该提供商下的可用模型(如果有)

添加模型提供商

操作步骤

  1. 点击创建按钮

    • 点击”模型提供商”分组右上角的”+“按钮

    • 会进入提供商编辑页面

  2. 填写提供商信息

    • 提供商名称:输入一个名称(如”我的 OpenAI”)

    • API 规范:选择 API 规范(如”OpenAI”、“Anthropic”、“OpenAI 兼容”)

    • API Host:输入 API 服务地址(如”https://api.openai.com”)

    • API Key:输入你的 API Key

  3. 添加模型(可选)

    • 在”模型列表”区域,点击”添加模型”按钮

    • 会弹出模型编辑弹窗

    • 填写:

      • 模型别名:如”gpt-4”

      • 模型 ID:如”gpt-4-turbo”

      • 启用:是否启用该模型

      • 搜索能力:模型是否支持搜索

      • 推理能力:模型是否支持推理

    • 点击”保存”按钮

  4. 保存提供商

    • 点击页面右上角的”保存”按钮

    • 保存成功后会返回提供商列表页面

编辑模型提供商

操作步骤

  1. 找到要编辑的提供商

    • 在提供商列表中,找到要编辑的提供商卡片
  2. 点击提供商卡片

    • 点击任意提供商卡片

    • 会进入编辑页面

  3. 修改信息

    • 修改提供商名称、API Host、API Key 等

    • 可以添加、编辑、删除模型

  4. 保存修改

    • 点击页面右上角的”保存”按钮

    • 保存成功后会返回列表页面

删除模型提供商

操作步骤

  1. 进入编辑页面

    • 按照”编辑模型提供商”的步骤 1-2,进入要删除的提供商的编辑页面
  2. 点击删除按钮

    • 在编辑页面右上角,找到删除按钮(🗑️ 图标)

    • 点击后会弹出确认对话框:“确认删除「XXX」吗?”

  3. 确认删除

    • 点击”删除”按钮确认

    • 点击”取消”按钮取消操作

  4. 删除成功

    • 删除后会返回列表页面

    • 该提供商会从列表中消失

管理模型

操作步骤

  1. 进入提供商编辑页面

    • 按照”编辑模型提供商”的步骤 1-2,进入提供商编辑页面
  2. 添加模型

    • 在”模型列表”区域,点击”添加模型”按钮

    • 填写模型信息并保存

  3. 编辑模型

    • 在模型列表中,找到要编辑的模型

    • 点击模型,会弹出编辑弹窗

    • 修改信息后保存

  4. 删除模型

    • 在模型编辑弹窗中,点击右上角的删除按钮

    • 确认删除


💾 如何保存设置?

操作步骤

  1. 完成所有配置

    • 设置场景模型

    • 设置提示词和温度(可选)

    • 添加模型提供商(可选)

  2. 点击保存按钮

    • 在”通用模型设置”页面,点击右上角的”保存”按钮(✓ 图标)

    • 系统会保存所有设置

  3. 确认保存成功

    • 保存成功后会显示提示:“已保存”

    • 如果未登录,会提示:“请先登录”

    • 如果保存失败,会提示:“保存失败,请重试”

注意

  • 所有设置都需要点击”保存”按钮才会生效

  • 如果未登录,无法保存设置

  • 建议在修改设置后立即保存


💡 使用技巧和最佳实践

1. 根据场景选择模型

  • 捷径场景:选择响应稳定的模型

  • 聊天场景:选择对话能力强的模型

  • 分析场景:选择推理能力强的模型

2. 合理设置温度

  • 需要稳定输出:温度 0.3-0.5

  • 需要自然对话:温度 0.5-0.8

  • 需要创新内容:温度 0.8-1.5

3. 优化标题提示词

  • 明确要求:说明你希望标题的特点

  • 简洁明了:提示词不要太长

  • 测试效果:设置后测试效果,根据结果调整

4. 管理模型提供商

  • 命名清晰:给提供商起一个容易识别的名称

  • 定期检查:检查 API Key 是否有效

  • 测试连接:添加后测试是否能正常使用


❓ 常见问题

Q1: 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?

A:

  • 捷径场景:选择响应稳定的模型,保障流程可靠

  • 聊天场景:选择对话能力强的模型,作为默认对话模型

  • 分析场景:选择推理能力强的模型,聚焦总结与分析

Q2: 温度参数是什么意思?

A:

  • 温度控制 AI 输出的创造性

  • 0:最保守,输出最确定

  • 0.5:平衡(默认值)

  • 1-2:更创新,输出更多样

Q3: 如何添加自己的 AI 服务?

A:

  1. 在”模型提供商”分组,点击”+“按钮

  2. 填写提供商信息(名称、API Host、API Key)

  3. 选择 API 规范(如”OpenAI 兼容”)

  4. 添加可用的模型

  5. 保存设置

Q4: 支持哪些 API 规范?

A:

  • OpenAI

  • Anthropic

  • DeepSeek

  • xAI

  • Google

  • OpenAI 兼容(用于私有部署或其他兼容服务)

Q5: 标题提示词有什么用?

A:

  • 标题提示词可以控制 AI 生成标题的规则和风格

  • 可以控制标题长度、风格、内容重点

  • 让生成的标题更符合你的需求

Q6: 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模型提供商吗?

A:

  • 可以!可以添加多个模型提供商

  • 每个场景可以选择不同提供商的模型

  • 灵活配置,满足不同需求

Q7: 模型设置后没有生效怎么办?

A:

  • 检查是否点击了”保存”按钮

  • 确认是否已登录账号

  • 尝试重新打开 AI 配置页面

  • 如果问题持续,可以尝试重启应用

Q8: 如何测试模型提供商是否可用?

A:

  • 添加提供商后,在模型选择列表中可以看到该提供商的模型

  • 选择模型后,在实际使用中测试效果

  • 如果无法使用,检查 API Host 和 API Key 是否正确


🎓 进阶使用

创建模型配置方案

对于不同场景,可以创建不同的模型配置:

示例:工作场景

  • 捷径模型:稳定模型

  • 思流模型:对话模型

  • 洞见模型:推理模型

  • 温度:0.5

示例:创作场景

  • 捷径模型:创新模型

  • 思流模型:对话模型

  • 洞见模型:推理模型

  • 温度:1.0

使用私有部署的 AI 服务

如果你有自己的 AI 服务,可以:

  1. 添加提供商

    • 选择”OpenAI 兼容”作为 API 规范

    • 填写你的服务地址和 API Key

  2. 添加模型

    • 添加你服务支持的模型

    • 设置模型的能力(搜索、推理)

  3. 使用模型

    • 在各个场景中选择你的模型

    • 享受私有部署的优势


📝 总结

AI 配置功能是 Dinox 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功能,它可以帮助你:

场景优化:不同场景使用不同模型,效果更好

灵活配置:可以添加自己的 AI 服务提供商

参数调优:通过温度等参数,控制 AI 输出

开始使用

  1. 进入 AI 配置页面

  2. 设置场景模型

  3. 设置提示词和温度(可选)

  4. 添加模型提供商(可选)

  5. 保存设置

需要帮助? 如果遇到问题,可以:

  • 查看应用内的帮助文档

  • 在设置中查看相关说明

  • 联系客服获取支持

祝你使用愉快!🎉